新闻周刊丨价格透明还专业!“免陪护”升级 让病人更有“医”靠_小恐龙蜘蛛池
关闭引导
新闻周刊丨价格透明还专业!“免陪护”升级 让病人更有“医”靠
2024-11-24 07:56
小恐龙蜘蛛池

  现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家庭结构都是两位年轻人,上面赡养四位老人,下面照顾自己的孩子。随着老龄化深入,处于中间层的年轻人,压力正越来越大。一旦老人生病住院,那他可能就要同时受到照护老人、带孩子、兼顾工作,三方面压力的共同夹击。在此背景下,上周六,国家医保局出台《护理类立项指南(试行)通知》,其中新设的“免陪护照护服务”项目,引发关注。

  根据通知,“免陪护”不是无人照护,而是不再依赖患者家属亲自陪护,将由医疗机构的专业医疗护理员,为住院患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生活照护服务。并且国家还将对这项服务实施政府指导价,确保价格惠民,能够承受。与传统的住院找护工相比,“免陪护照护服务”有何不同?价格上能有多实惠?更重要的是能否真的保障服务质量,帮助每一个家庭减轻负担?

  在深圳市的龙岗中心医院,本周五,26岁的帅小姐刚刚做完一场微创手术。虽然只有自己一个人,但她却没有特别担心。因为几天前术前检查时,护士就告诉她,可以使用医院的“免陪护照护服务”。对于日间手术患者,一天只需要支付80块钱,就有医疗护理员从入院到出院全程对她进行生活照护。

 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 陶艳玲:从普遍的情况来看,选择无陪护服务的主要有两类人群,一类是老年人,可以让孩子去放心工作,又减少了那种因为影响孩子的工作而产生的负疚、焦虑的情绪。还有一类就是年轻人,一个人在深圳务工,不希望家人担心。

  大约2年前,深圳龙岗中心医院开始探索住院无需家属陪护的“免陪护病房”,如今相关服务已经覆盖了12个科室。随意走进其中一间病房,就能看到两种不同颜色制服的人在忙碌。身着白衣的护士负责患者的技术护理,身着紫色制服的医疗护理员则负责包括买饭,协助洗漱、如厕,帮忙换洗衣物,翻身等在内的生活护理。医疗护理员以小组为单位,每12小时一换班,服务24小时不间断。她们来自医院合作的第三方公司,工作的内容、标准等,都要严格遵守医院要求。

  每天医生护士查房、交接班时,医疗护理员也要一同参加。他们将根据患者的病情,针对性地调整照护时关注的重点,避免因疏忽造成伤害。当涉及一些特殊病人时,他们还能判断出哪些照护可以由他们执行,哪些必须向专业护士求助。

  本周五,66岁的吕阿姨已经在医院住了五天。下午,护理员团队为她提供了洗头服务。洗头的过程中,除了有特殊的穴位按摩手法外,还播放舒缓的音乐,尽量帮助患者减轻住院带来的焦虑。在甲状腺乳腺科,患者以女性为主。对于即将进行手术的病患,护理员还会帮忙将头发梳成麻花辫,既方便打理,也是想让患者维持美好整洁的形象。

  在龙岗中心医院,“免照护服务”主要执行“一对多”模式,由一名护理员同时兼顾几位患者,从而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。目前收费类型有两种:

  一种是按天付费,比如日间化疗一天50元,日间手术一天80元。

  另外一种是按病种收费,比如肛肠科手术实施打包价,全程5至7天,350元。还有一些外科手术照护100元1天,但达到600元以后就封顶,后续即便天数增加,费用也不会上涨。对于病情较重,需要一对一服务的则相应贵一些。

  陶艳玲:传统的一对一的照护,其实很多时间护工是空闲的,我们这样一种模式的话,一对多,摊薄了成本。第二,控制了第三方公司的收费标准,我们是一起来测定收费的标准,而且一定要低于市场价。传统的护工到了节假日的时候,价格可能会翻倍。我们在协议里面就已经明确规定了,节假日我们也不允许涨价。

  目前,龙岗中心医院已经形成了家属陪护、社会化护工陪护和“免陪护照护服务”,多种陪护模式并行的格局,患者可以自愿选择。全国范围内,还有福建、浙江、天津等十余地也已开展“免陪护”病房探索。根据通知,国家医保局将对“免陪照护服务”实行政府指导价,今年底,各省要对接落实,调整价格。眼下,“免陪照护”费用,有的省全部由患者支付,有的省可以医保报销,对此,国家医保局明确现阶段将暂不纳入医保。

 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 朱同玉:医疗保险是治病用的,如果说生活护理是医疗的一部分护理的时候,我们才能够讲通医保报销,所以我们要从政策上、从定位上要讲通了,我们这个事才能纳入医保体系,所以这还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,需要我们不同的部门来共同破解这个难题。

  相信经历过住院的人们都面临过找不找护工的纠结,不找护工的话,病人家属就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亲自陪护;找了的话,又担心护工照顾得不周到,所以即便有了护工,病人家属放手了,却又总是不放心。

  此次“无陪护病房”简单说来,就是要让患者和家属做到“放手”和“放心”,这该如何实现?对此,护工群体需要做出哪些改变和提升呢?

  每天上午,义乌市中心医院护理员蓝丽平,都会按照医嘱,督促患者进行康复训练。今年八月,该医院在当地卫健委指导下,建立了“免陪护病房”,蓝丽平经过考核,成了“免陪护病房”的首批护理员,目前,她正照护着两名骨科患者。

  今年49岁的蓝丽平,已经做了10年护工,经验颇丰,但按照医院要求,想做“免陪护病房”的护理员,需要在具体科室进行专科培训,与以往最大的不同,就是专业要求变高了。

  目前,像蓝丽平一样,想通过培训进入“免陪护病房”工作的护工还有不少,医院正在加强对其他护工的培训力度。

  在护理部看来,护理员群体的职业素养,会显著影响到患者的住院满意度,因此,想要提升满意度,医院就不得不规范护理员群体。

  蓝丽平在老家浙江龙游县的医院和目前的三甲医院都工作过,她发现,想要在这个行业立足,既要懂专业知识,又要能爱岗敬业。此次“免陪护病房”的建设,增加了她的职业获得感。

  在“免陪护病房”的实际运作中,仅在上岗前进行培训还远远不够。因此,医院还透过考核制度,监督护理员工作,目的是保障患者权益,并倒逼“免陪护病房”护理员提高照护质量。

  除了医院监督考核,“免陪护病房”的患者也需要在出院前对护理员考核打分,院方和患者的评价,会影响到护理员的职业发展。

  结束了白天的工作,蓝丽平看患者睡下后仍要在病房陪护,直到她所照护的患者出院,进入“免陪护病房”的两个月里,她虽然面临的考核多了,但她的收入也更为可观。

  蓝丽平的劳动关系挂靠在一家医院招标引进的护工公司,此前,只有找到服务对象才有活干,收入存在波动。“免陪护病房”由于有了院方的质量把关,所以吸引了不少患者家属前来咨询,而蓝丽平进入“免陪护病房”后,只用按医院要求服务好病人,就能获得更为体面且稳定收入。

  义乌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护士长 丁燕南:我们最终的改革其实是多方共赢的。首先从病人的安全来说,因为这些护工他们有专业照护能力了之后,肯定是安全的。第二个就是对护工,他也是职业认同感,职业满意度是提高的,因为他有自己的技术了。

  “无陪护”病房的出现,让很多双职工家庭可以“缓口气”,但是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统计显示,国内半失能、失能和失智老人约4400万,也需要人24小时看守。而这只是一部分需要护理员照顾的群体,医院中还有手术生病等等多种原因,导致需要照顾的人群。那么当下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量如此庞大,相关从业者的数量是不是在增多?经营护理服务类的企业在《护理类立项指南》发布的前后,又会有哪些调整,来跟上社会需求的步伐?

  本周五,在这家位于天津的养护管理类公司内,工作人员正在整理各种材料,准备着近期的招投标手续。随着《护理类立项指南》的出台,医院对于外包服务商的护理员和管理层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,而天津作为国内最早开展“免陪护护理”病房的试点地区,当地机构都已经有了相较完整的管理流程链。

  这一年中,这家公司参与护理类项目投标需要准备的招标资质中,和往年最不同的地方,就是投标公司的护理员需要持有医疗护理员证书,意味着护理员已经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,并且是完成了考核后才上的岗。而最早是在2014年时,天津市卫生计生委首次启动了为期三年的推广住院患者无陪伴工作。这家康护管理公司的创始人就受自身照护经历的影响,再加上政策出台,在同一年时,他便有感创立了该公司。

  这家公司创立一年后,天津市印发《加强医疗机构病患护理员管理的通知》,之中就提到了要建立健全护理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,并强调了归口专业管理。因此他们通过调整管理模式,一个护工只需要负责一两种类型的任务,以此提升照护效率,这让公司的服务内容有了第一次优化。

  通过近十年的从业经验,再加上天津试点设立“免陪护护理”病房,让他们的管理模式进行多轮升级调整,但每一次变动都无非关乎两方面,其一就是对于员工的素质要求在不断提升。而陪护员的门槛虽然并不算高,但是涉及医疗安全问题,因此在2022年时,医疗护理员这一职业被正式纳入《职业分类大典》后,标准更加清晰。因此往年时,这家公司招聘条件几乎不限制学历,但在之后,一般情况下要求招收初中以上学历,而限制年龄也从65岁下调到60岁。

  现在,入职该公司,需要经过两个月左右的专业教学和考核后方可上岗,而之后公司每个月都会继续给陪护员进行两次业务培训,而他们所服务的医院也会有一月一次的专业培训给到他们。除此之外,公司为了激发护理员的工作热情,还在一个多月前举办了护理员技能比赛,奖金和资质提升的奖励吸引更多员工参赛。根据最新的招标要求,这家公司在这两年里,需要驻派一位项目经理到服务的医院中,这样管理起来更直接,同时也有利于监管和照顾到员工。

  现在这家天津公司的员工数量一直在持续增长,但据介绍,除了几个试点城市以外,他们在其他地区的业务中感受到,市场仍然有需求的缺口。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,未来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。此前有相关研究显示,当下护理员缺口550万,而护理员这一行业也被评为2022、2023年度紧缺职业。

  过去住院找护工通常只能通过熟人介绍或者自己联系,能不能找到好的基本靠碰,价格也不透明。这次《指南》出台后,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价格项目被规范化,能够推动照护流程逐步朝着更专业方向发展。在老龄化的背景下,如何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护理人才,让有需求的群体得到帮助,是护理服务市场在下一阶段需要继续探索的重点。

  编导丨马诣宸 姚道磊 郭佳灵

  (央视新闻客户端) 【编辑:梁异】

浏览量:
@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