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探访!“假睫毛”下藏着真隐患_小恐龙蜘蛛池
关闭引导
记者探访!“假睫毛”下藏着真隐患
2024-12-01 05:37
小恐龙蜘蛛池

近年来

种植睫毛、粘贴假睫毛

成为了热门美容项目

目前

我国假睫毛生产量大、质量优

但是却没有相应的强制标准

消费者在购买时无从判断产品质量

给了部分伪劣产品可乘之机

给消费者眼部健康带来风险

为此

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

近期对假睫毛市场调查采访

  

  品类多、价格优

  假睫毛受消费者欢迎

  记者在周末走访了北京6家接种假睫毛的店铺,每家都需要排队等待。有的商场里有多家睫毛接种店扎堆开店,生意都十分兴隆。

记者了解到

假睫毛最常见的使用方式有

粘贴和嫁接

  粘贴假睫毛是用胶水将假睫毛粘在自身睫毛根部附近,持续时间较短,一般当天洁面后会松脱取下。这种方式消费者一般自己在家就可以完成。

  嫁接睫毛又称“种/接睫毛”或者“半永久延长睫毛”。这种方式并非真正将假睫毛植入皮肤,而是用胶水将假睫毛逐根黏合在真睫毛上,嫁接一次可持续2至6周。接种睫毛多在美容院或是美睫店进行。

  近年来,又刮起一阵磁吸睫毛的流行风。磁吸睫毛号称不用胶水,靠自身磁性固定在睑缘位置。

  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上看到,根据原材料、款式的不同,假睫毛价格一般在十几元至40多元不等。如5对一盒的粘贴睫毛12.6元,30簇一盒11毫米长的用于接种的睫毛26.25元。山东某假睫毛制造厂经理刘毅对记者说:“我们生产的假睫毛一盒的单价定在10元至15元之间,但利润很微薄。而且现在制造假睫毛的厂家增多,竞争激烈,大家都在卷价格。”

  但记者发现,接种假睫毛的费用却不低。一般接种一次睫毛的价格在200元至500元之间。北京夏花美容院睫毛师菁菁对记者说:“我们的价格贵在了人工、店铺租金的费用。使用的假睫毛也都是四五十元的产品。”

  记者询问菁菁假睫毛的材质时,她回答说:“假睫毛材质有水貂毛、兔毛等动物毛,但市场上多为人造纤维毛。有很多产品号称貂绒、兔绒、蚕丝,但实际上都是人造纤维,应该叫仿绒。我干了10年接种睫毛,使用的都是人造纤维产品。接种市场上几乎没有动物毛制作的睫毛,至少我没看到过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价格,嫁接的睫毛一个月就会掉,动物毛制品价格高,嫁接一次八九百甚至过千,消费者不容易接受。”

  

  大产业缺少大品牌

  质量好坏全凭消费者运气

记者了解到

如今假睫毛受到众多消费者喜爱

但目前市面上没有出现

耳熟能详的品牌

不少消费者表示

在挑选商品时也没有选择的依据

质量好坏全凭运气

  北京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说:“我买假睫毛或是去接种睫毛已经三四年了,并没有固定使用某个品牌。在网上购买时,先看有什么新品,然后看评论。买回来不好用就扔掉,换一种再买,反正价格不贵。在实体店接种时,我就用手摸,感觉哪种舒服就用哪种。”

  菁菁对记者表示:“我们美容院在北京有10多家分店,假睫毛的消耗量较大,都是从山东厂家直接进货。我们认的是厂家,不是品牌。现在各种品牌的产品太多,根本无从判别质量的优劣。”

  据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镇某假睫毛制造商郑秀洁介绍:“我干这行20多年了,这个行当门槛不高,竞争激烈,一盒假睫毛的利润空间就10%左右。”

  当地另外一位假睫毛制造商王栋的工厂规模较大,他向记者介绍:“如今山东省平度市假睫毛年产值达到100亿元,年产量占全国市场的80%、全球市场的70%。有不少大厂家,在本地大家都知道,但走到全国市场就无人知晓了。我们工厂月销售量80万至90万盒假睫毛,其中一半以上是代加工出口。我们目前不做品牌,做品牌投入较大,还要做渠道,现在代加工干起来比较省心。”

  

  假睫毛缺少强制性标准

  质量堪忧、暗藏隐患

针对假睫毛质量堪忧的

相关投诉日益增多

  有消费者对记者说:“买假睫毛真的要慎重。我在今年10月中下旬买了一款‘免胶假睫毛’,11月3日第一次戴,晚上眼睛出现不舒服,开始泛红血丝,第二天醒来眼睛肿疼。去医院看眼科,医生告诉我是急性结膜炎。”有消费者对记者说。

  还有消费者对记者说:“我买了一款底部带有胶条的假睫毛,原想这样就可以不用胶水,粘贴方便,但产品质量不过关,粘贴不牢固。每次使用都要小心翼翼地夹取、粘贴,但因胶条质量差,还没出门假睫毛就往下掉。”

  记者在市场上查看了十几款假睫毛产品发现,这些产品均未标明生产标准,有的甚至都没有注明生产厂商。

  王栋对记者表示,规模较大的工厂都有生产标准,也有严格的检测、抽检程序。产品不合格就不能出口,但多数小工厂更关注产品的款式和产品强度,对产品质量的其他标准并不在意。尤其是微生物等安全指标很容易被忽视,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容易引起使用者的眼部不适。

  记者了解到,假睫毛有一个推荐性行业标准《QB/T 5774—2022发制品假睫毛》。北京质谱检测科技公司技术负责人秦朝霞对记者表示,该标准从外观质量、材质检测、微生物限度检测等方面规范了假睫毛的生产。但这是一个推荐性标准,企业不执行也不违规。

  

  秦朝霞还对记者说:“送到我们这里检测的产品,我们都建议在采用《QB/T 5774—2022发制品假睫毛》的同时,使用《发制品通用技术规范》(GB/T 41637—2022)一起检测。《发制品通用技术规范》(GB/T 41637—2022)总揽发制品质量安全要求,针对原料收购及生产加工乃至佩戴使用等环节可能存在的重金属、致敏致癌性物质、甲醛、致病性微生物等潜在化学性及生物性危害风险,规定了甲醛、pH值、异味、微生物等指标,明确了相应的检验方法,填补了国内外发制品通用技术规范方面的空白。但该标准也是推荐性质的国家标准,非强制性的。”

  如今,假睫毛的迭代速度很快,产量高,佩戴人群不断扩大,产品质量问题引发消费者眼疾的投诉也随之增多。采访中业内人士均表示,假睫毛作为直接接触眼部皮肤的产品应该有更严格的强制性标准。

 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

  来源/中国消费者报·中国消费网

  记者/李燕京

【编辑:王超】
浏览量:
@新花城 版权所有 转载需经授权